《房屋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及其法律依据》
在房地产交易中,房屋面积的准确性是买卖双方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测量方法、技术限制、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房屋面积出现误差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处理房屋面积误差,不仅关系到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更涉及到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本文将从法律依据和处理方式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法律依据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的,据实结算房价款;(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退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买受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内将买受人已付房价款退还给买受人,同时支付已付房价款利息。买受人不退房的,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补足;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产权归买受人所有。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返还买受人;绝对值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
二、处理方式
1. 合同约定优先:在处理房屋面积误差问题时,首先要看双方是否在购房合同中有相关约定。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的规定,那么应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这体现了契约精神,也是对双方权利义务的尊重。
2. 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的处理:当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时,无论面积增大还是减少,均按照实际面积结算房价款。这既是对购房者权益的一种保护,也避免了因面积误差导致的频繁诉讼。
3. 面积误差比超过3%的处理:如果面积误差比超过了3%,购房者可以选择退房或继续履行合同。如果选择退房,开发商需退还购房款并支付相应利息;如果选择继续履行合同,则根据面积增减情况,购房者需补交或退还相应款项,且面积增加的部分无需额外支付费用,面积减少的部分则需双倍返还。
综上所述,房屋面积误差的处理需要结合法律法规以及双方合同约定进行。在购房前,购房者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面积误差处理规则,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在发生争议时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开发商也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房屋面积测量准确无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