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的法律认定》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发票管理法规,非法制造或者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的行为。此罪名主要针对的是伪造、变造发票以及出售伪造、变造发票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因此,我国刑法对此类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制。
一、犯罪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发票的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秩序。发票作为重要的财务凭证,在商业活动中起着证明交易事实、计算应纳税额等重要作用。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不仅破坏了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还可能被用于掩盖不法收入、逃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 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发票管理法规,实施了非法制造或者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的行为。具体而言,非法制造包括但不限于伪造、变造等手段;而非法出售则涵盖了将上述伪造或变造的发票进行销售或转让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否实际售出,只要实施了制造行为,即构成该罪的客观要件。
3. 主体要件:自然人与单位均可以成为本罪主体。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对于单位犯罪,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外,还需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4. 主观要件:主观上要求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破坏国家发票管理制度并可能产生危害后果,仍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二、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九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三、证据收集
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侦查机关需要收集充分的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以及其行为符合上述构成要件。这通常涉及到对涉案发票真伪的鉴定、交易记录的核查、证人证言等多方面的证据材料。
综上所述,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对国家的财政安全和市场秩序构成了威胁。因此,必须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审判来打击此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也是预防此类犯罪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